美丽的花明楼集镇。(资料图片) “我们革命的目的,就是要解决广大群众吃饭、穿衣和住房问题,不然要我们共产党人干什么?”这是1961年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在回乡调查时说的话。如今,在花明楼镇这片红色土地上,共产党人不断践行着初心和使命,解决当地群众就业,依托红色资源发展起来的富民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。 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展厅内,有一辆吉普车,60年前它载着刘少奇到长沙、宁乡、湘潭等地开展农村调研,是刘少奇回乡调研44天的见证。“在这44天里,刘少奇提出了农民兴家立业‘十个一’的设想,每家每户有一栋好房屋、一套好用具、一栏好猪等,这‘十个一’设想阐释了刘少奇一心为民的‘公仆精神’和为民情怀。”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讲解员周旋介绍说。 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,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。花明楼镇金盆云雾茶厂通过流转当地2000多亩土地建立起茶产业合作社,吸纳300多名当地农民就业,其中贫困群众50多名。“对于我们贫困户来说找工作不难,现在我们这里很多企业,可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。”花明楼镇杨林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村民黄胡湘感叹着说。 花明楼镇党政一班人继承刘少奇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,引进蔬菜、茶叶、非标螺丝基地等扶贫基地6家,通过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就近就业,建立利益联结机制,全镇614名贫困群众如期脱贫。“当地企业和致富带头人,他们把刘少奇同志这种当人民公仆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做自己的责任和担当,带领当地群众一起致富。”花明楼镇党委委员贺实余介绍说。 如今依托刘少奇故里景区深厚的红色资源,花明楼镇还培育和发展了中小酒店42家,农家乐、民宿85家,休闲餐饮业成为了带动当地发展的富民产业。“少奇故里的红色文化资源给我们农庄带来了一半以上的游客,进一步带动了我们当地经济和劳动就业,促进了乡村振兴。”花明楼镇西湖印象农庄负责人刘志英开心地说。 |